新手必读:焦炭制球机的快速上手指南与操作步骤
浏览次数:74发布日期:2025-09-22
焦炭制球机是焦炭物理性能检测(如落下强度、耐磨强度)前的关键制样设备,能将不规则焦炭颗粒快速压制成标准球团(通常直径为20-25mm),确保检测结果的代表性与准确性。对于初次接触该设备的新手而言,掌握快速上手指南与规范操作步骤,是安全、高效开展制样工作的基础。
一、操作前准备:
1.环境确认:将制球机放置在平整、稳固的工作台(倾斜度≤3°),周围1米内无障碍物(便于操作与维护),环境温度建议5-40℃(避免高温影响电机寿命或低温导致润滑油黏稠)。检查电源电压与设备铭牌标注一致(通常为380V/220V,三相电需确认相序正确,否则可能导致电机反转)。
2.设备检查:开机前检查制球机外观是否有运输损伤(如外壳变形、螺栓松动),重点查看压制模具(核心部件)是否安装到位(用手转动模具轴,确认无卡滞),模具表面是否光滑(无裂纹或磨损凹坑,否则会影响球团成型质量)。清理模具与进料仓内的杂物(如残留焦炭碎屑),并检查进料斗是否畅通(无堵塞)。
3.材料准备:待制样的焦炭颗粒需符合粒度要求(通常为3-6mm,过粗难成型、过细易飞扬),含水量≤5%(水分过高会导致球团松散,过低则压制时易裂)。将焦炭颗粒倒入进料仓前,可用筛网过滤剔除大颗粒或粉尘。
二、操作步骤:
1.开机与参数设置:接通电源后,先启动制球机的空转模式(不进料),观察电机运转是否平稳(无异常噪音,如尖锐摩擦声可能提示轴承问题)、压制模具旋转是否灵活(转速通常为10-15转/分钟,具体参考说明书)。确认无异常后,根据焦炭特性设置压制压力(通常为5-10MPa,硬度高的焦炭需更高压力)与保压时间(一般为3-5秒,确保球团密实成型)。
2.进料与压制:开启进料仓阀门,控制进料速度(均匀、少量添加,避免进料过多导致模具堵塞)。焦炭颗粒进入模具后,通过液压系统(或机械冲压)施加压力,观察出料口是否有完整球团排出(合格球团表面光滑、无明显裂纹,直径符合标准)。若出现松散球团(可能压力不足或焦炭过干),需调整压力参数或适当喷少量雾化水(增加湿度);若球团粘连模具(可能脱模剂不足),需定期在模具表面涂抹食品级脱模剂(如硅油)。
3.停机与清理:制样完成后,先停止进料,待模具内剩余焦炭压制完毕再关闭电源。用毛刷清理模具与进料仓内的残留焦炭(避免硬物刮伤模具表面),并用压缩空气吹净缝隙中的细粉。长期不用时,需在模具表面涂抹防锈油(防止生锈),并将设备遮盖防尘。
三、安全注意事项:
操作时需佩戴防尘口罩(防止吸入焦炭粉尘)与护目镜(避免碎屑飞溅),严禁将手或工具伸入进料仓与模具区域(防止夹伤)。若设备运行中出现异常(如异响、压力骤降),立即按下急停按钮(红色按钮,断电停机),排查原因(如模具磨损、液压系统泄漏)后再继续使用。
焦炭制球机的快速上手,核心在于“环境检查-规范操作-安全防护”的系统执行。从开机前的参数设置到制样中的进料控制,从停机后的清理到异常情况的处理,每一个步骤的严谨操作,都是保障球团质量与操作安全的关键。掌握这些指南,新手也能轻松驾驭制球机,为后续焦炭性能检测提供标准、可靠的样品。